您现在的位置是:j9九游会登陆-九游会登录j9入口 > 经济时评经济时评
“坐火箭太爽了”!原因是……-j9九游会登陆
clz123
2023-06-23
【经济时评】
78921人已围观
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入驻“天宫”,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实现“太空会师”。
升空过程中,三名航天员唠嗑场面太有趣:“很——舒服!”“眼睛看到了,比想象的还要好!”“感觉良好!”“坐火箭太爽了!”
网友纷纷表示“太羡慕了”,“我们也好想去坐一下啊。”
坐火箭有多爽?如何让航天员的太空之旅更安全、舒适,背后还有哪些故事?
随着上升高度变化
坐火箭会有不同体验感
此次把航天员送上天的长征二号f火箭,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现役唯一的载人运载火箭。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专家介绍,火箭点火起飞时速度很慢,随后进入逐渐加速的过程,加速曲线总体来说比较平缓。
即便如此,随着速度增加,航天员仍能感受到明显的“推背感”,最强烈时,如同被数倍于自身的重量压在座椅上。
当火箭各子级分离时,随着分离机构工作,加速曲线会出现明显跳变。长二f火箭采用的是热分离方式,这个过程带给人的感受类似开车被追尾,或者如同航天员翟志刚曾经形容的,像“屁股被踢了一脚”。
专家表示,随着火箭二级发动机关机,飞船已基本进入太空,航天员开始有失重的感觉,同时全身血液重新分布,会觉得头胀或是上下颠倒。
“太爽了”的背后
是航天人无数次钻研和试验的结果
除了刺激、奇妙的体验,“爽”也需要一定舒适性。
神舟五号→神舟七号
反复试验,这一难题被解决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欢呼的人群并不知道的是,杨利伟此时正经受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极端痛苦。
他后来在回忆中这样描述:“就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当8赫兹低频振动叠加在大约6倍于自身重力的负荷上,太可怕了,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共振持续26秒后,慢慢减轻,我如释重负,如同一次重生。”
让杨利伟“难以承受”的源头是共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二号f火箭总指挥荆木春说:“我们管它叫‘pogo振动’,汉语表述就是纵向耦合振动。”
如何让中国航天员不再承受这样的痛苦,消除火箭飞行失败的隐患?研制队伍经过反复试验,对管路蓄压器进行重新设计。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天后,航天员告诉研制人员,并没有感到身体不适。
当神舟七号载人飞船飞天时,火箭用上了新的变能蓄压器,纵向耦合振动问题被彻底解决。
神舟十二号,乘坐更舒适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神舟飞船自身的设备及零部件也在不断进行升级换代,飞船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此次发射,可以直接看到飞船内部,以及三名航天员的状态。为了让航天员们在这个阶段坐得舒服,研制人员对返回舱座椅进行了特殊设计。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飞船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高旭表示:“我们在每个座椅上还加了赋形的缓冲垫,根据每个航天员自身体型设计,能有更好的贴合度。”
在飞向空间站的过程中,航天员可以在神舟十二号飞船里工作、休息和就餐,飞船能够为航天员打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
神舟十六号,更加人性化
经过不断磨合,神舟飞船目前的状态已经可以满足航天员各项任务要求以及舒适性要求。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舱内人机交互界面更加友好和人性化。
为了应对复杂恶劣环境,舱内照明设备和交会对接照明设备,不仅为航天员提供了舱内工作、生活照明,也为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在阴影区的交会对接提供了摄像辅助照明。载人飞船进入地球阴影区时,航天员在舱内仍可以正确判读仪表数据、手动开关指令。
外部轮廓曲面完美贴合航天员掌心的操纵棒把手,极大满足航天员操作过程中的舒适度要求。航天员可以根据现场条件在一定范围内任意调整操纵棒的长度。
此外,航天员们可用显控、语音、手控仪表操控飞船,还配备了紧急事件灯窗,进行辅助显示。
不断攻关、持续改进
只为让航天员乘坐越来越舒适
除了飞船,火箭也在不断“更新迭代”。如今,长二f火箭在技术状态上有了很大变化。继续保持火箭的舒适性,一直是火箭研制队伍的关注点。他们不断攻关、持续改进,只为让航天员坐火箭越来越舒适。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常武权介绍,未来两三年,长二f火箭还将迎来一些比较重要的技术状态改进,比如在遥测传输领域,将进一步提升天地传输遥测能力,将更多的遥测参数传到地面,把更多角度、更高清的画面呈现给关注火箭发射的观众。
而在更远的未来,中国的载人火箭也将进行更新换代。届时长二f火箭将与新一代的载人火箭进行“交班”。
翻译
搜索
复制
【编辑:刘阳禾】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华力创通:公司结合多种因素采取市场化定价,相关毛利率情况请关注公司的定期报告
保险理财投资者:公司在低轨卫星互联网领域是否有相关技术储备? 华力创通董秘:您好,公司持续跟踪国内低轨卫星行业的发展趋势,前期曾参与国内低轨卫星有关的通信协议和行业标准的论证,并已进行了一定的行业研究和技术储备,为未来发展低轨卫星通信业务做好准备。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和...
阅读更多 -
君联资本执行董事戚飞确认出席2023未来医疗科技大会
保险理财前不久公布的2023年最新自然指数排名显示,中国首次在这个排名中超过了美国,印证了中国科研能力和基础研究能力的飞速发展。或许现在以及不远的未来,我们应该去探索更多未知的、广袤的、神秘的“无人之境”,做探索者、提问者、领先者。 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
阅读更多 -
加快培育境内“聪明资金” 提振资本市场信心
经济时评时报时评 王小霞 近日,加快培育境内“聪明资金”受到市场关注。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日前举行的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大力度推进投资端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各项配套政策落地,加快培育境内“聪明资金”,推动行业机构强筋壮骨,切实提升专业投资能力和市...
阅读更多 -
“双11”秀出消费市场活力 全网揽收量再创新高
经济时评国家邮政局11月12日消息显示,据监测,11月1日至11日,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揽收快递包裹52.64亿件,同比增长23.22%,日均业务量是平日业务量的1.4倍。其中11月11日当天,共揽收快递包裹6.39亿件,是平日业务量的1.87倍,同比增长15.76...
阅读更多 -
骏丰频谱航天短视频大赛精彩收官,多人获奖将赴京参观航天基地
经济时评近日,由骏丰公司、中国航天基金会联名举办的“心向航天、筑梦星辰”——骏丰首届航天科普短视频大赛活动完美收官。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多个省市地区民众参与活动,提供创意科普视频1300多个,经过两个多月的网友投票,最终300名参赛者脱颖而出! 据活动数据显示,...
阅读更多